《摩加迪沙》影评 各自沉默的瞬间,却别具一种撞击人心的力量!

来源:18号广汽 时间:2021-12-02 15:13 阅读
其实整体来说是觉得剧情有些仓促、演技略微浮夸的,但是韩国人拍这种类型的电影已经是世界第一无人可及了。不完美,但很值得品味。

中间两个国家的大使交锋那段最精彩,后面真正逃命坐上飞机都比较无聊了。不过中间那段的铺陈做得好,让结局挺让人感慨的。这电影成功激发了我对韩影的兴趣决定好好看看。

据说是真实事件改编,不过情节过于假了,高射机枪打不穿纸包的车?索马里事件也就只有黑鹰坠落值得一看。韩国电影涉及南北题材喜欢突出人性一面,实际上那种环境那些特定位置的人,剧情想当然了。当然,能拍就比不让拍好。

用一种自相残杀去聚焦另一种自相残杀。一度以为韩国历史题材片丢掉了勇敢真实的好传统,用起没羞没臊的美化。而这个立意显然是高远多太多了。两行人的分离描绘的真的毫不夸大,正是民族的悲壮。

索马里政府军和叛军,韩国和朝鲜,都是同胞,却是不同的立场……最后那部分,开向相反方向的车辆,互装不认识的两群人,是韩朝之间几十年的悲剧。(前面拍得挺不错的,那种混乱无序的索马里,最后飙车感觉不过瘾,但想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又感觉又不可能是动作片)。

和《特工》《共同警备区》一样,内核仍然是南北关系,只是套上了不同的外壳。政治的背后不一定必须要泾渭分明,也可以有互相抱团的温暖,即使立场相左。

这个片子的类型和逃出德黑兰比较类似,但是加入了朝鲜和韩国的政治问题,因为是韩国拍片子当然还是凸显韩国人民的伟大啦,总体来说好看,值得去看的一部电影。

从勾心斗角争夺联合国席位到叛乱时期同甘共苦到离别时形同陌路,独特角度展现民族伤痛。题材新颖,情节刻画稍微欠缺,总感觉差了那么一点,演员都是好演员,可能限于角色设定,演技无功无过。

韩国/主旋律/商业片,各方面都不错,但没有特别亮眼的地方,人物设定也在预想之中,剧情走向,朝鲜参赞的死也在预想中。不认为其有跟戛纳系影片们竞争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能力。

你发表的关于《我写了什么了你移除我》的短评,因为 含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管理规定的内容,已被移除。 如发表的内容多次被移除将导致账号状态异常,异常账号的评论将不再出现在公共区域。 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持。

看到中后段有种看国产抗战剧的赶脚,有道义的有能力的都是南韩那边的,相对知名演员也都是演韩国人,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图。故事本身也不是很有吸引力,剧情较单薄,伏笔也比较简单。表面上看是宣扬南北友好,其实是踩低北朝鲜。全剧要说印象最深刻的是结尾那一幕,背对背的没有一眼对视的告别。

主要讲述在索马里遭反政府军叛乱局势下,朝鲜半岛上的两国在逃生面前临时抱团,在回国飞机上彼此约定,下机当做陌路人。子弹满天飞,缺乏政府军保护,街道满目疮痍,昔日体面豪派不再。在大局势面前,体面的外交官也只是求活命微小个体,一部很值得深思,给人震撼的好片。

把一件段值得玩味的历史做了非常成功的商业化处理,从戏谑、交锋、危机到最后的主题升华,情绪过渡自然,高潮部分还把烂大街的追车戏设计出惊喜,很多指向性的情节也处理得通俗动人,只要没有《战狼》pdst,基本很难挑出毛病。最后生死之交淡如水的处理,虽然也渲染了割裂的伤痛,可惜有《特工》珠玉在前,南北对峙的阿泽西情,再也不可能超越李星云和黄政民的级别了。

许峻豪绝对是隐藏的韩国神仙演技大帝,这么多年感觉正派反派他没有一个演的不像就是自己。当索马里孩子天真无知拿起枪,朝鲜的孩子瞬间装作倒地来获得团体的喘息-很多时候,孩子的展现毫无保留,不分地域,悲喜真切。印象很深刻的是【有的时候有两种真相】,朝鲜每次都要捂住孩子的眼,以及最后下飞机之后双方大使硬是生生一个眼神的瞥见都不给到对方的克制和隐忍。韩片到最后还是演了朝鲜外交官【要留一个孩子在平壤】哈哈隐藏指控吧哈哈。生而不为人所控,从政又不为己所欲,伟大的韩片。

violence and innocence。类型之不明确。没到高潮之前我想打4,因为看到了战争与政治外的人性,导演很聪明,很会选材。但是最后一个act硬拗高潮实在有点失望(开枪的动机太不充分)。并且人物刻画太过潦草,除了四个男性主角,其他女性和人物没有给人留下任何深刻印象。结合现在的时政环境,真心希望世界和平,永无战争。

韩国再一次展示类型片自信之作。如果说《特工》对标的是《间谍之桥》,那《摩加迪沙》对标的就是《逃离德黑兰》。对于非洲战乱的还原非常精彩,朝鲜大使馆夜逃的长镜调度复杂,临场感强;非洲孩子的威胁也有着微妙的情绪节奏,顽劣童稚与野蛮疯狂并存,又一个没有上帝的上帝之城。有了环境的铺陈,韩国人与朝鲜人在针尖对麦芒的间隙里的短暂融合所闪现出的人性光芒便更为耀眼,这也让影片有了厚度。高潮段落的逃离囿于套路,好在有了贴书防弹、四车同行等等出人意料的设计,其中,不仅有类型元素的变奏(书点燃、串糖葫芦的撞车与运镜),也有诸多巧妙的隐喻象征意味(在混乱的世界,文明失效)。最后的告别与沉默,已经有了好莱坞颁奖季影片的意蕴了。

柳昇完作为韩国首屈一指的通俗动作情节剧导演,于《柏林》后第二次关于严肃南北题材的跨国大制作类型电影的高水准发挥。视听上对保罗·格林格拉斯与巴里·埃克劳德模仿得有模有样,而一以贯之的对香港动作电影癫狂过火的场面设计的精神借鉴,在本片高潮的车队逃生戏中展现出了绝佳的夸张想象力——被书本“装甲”的汽车,飞驰在现实与魔幻之间,达成了紧张的调度平衡,而在彼时的摩加迪沙,丢掉了象征规定规则的文本纸刊,无序的暴动浩劫来临,也是在这其中,本被政治意识法则束缚的半岛人民,放下对立联手搏命。煽情比预想中的克制,最终的分别值得琢磨,离开乱世回归秩序世界后却又背上了枷锁。渴望统一的表达安置于这样一个文本中实在是让人不得不钦佩韩影顶尖创作者们对可改编真实事件与虚构故事的敏锐捕捉,并进一步构建出一个个南北关系的新传说。

摩加迪沙版《国际市场》南北韩使馆一行携手高呼’We are Koreans’ 跑进意国大使馆寻求协助 到最后在肯尼亚机场不舍分别又不得不在国际媒体和各国使馆人员面前形同陌路 全片最令人难忘的一个片段:反叛军不乏10岁都不到的小孩 他们甚至或者不理解扳动板机的意义却又被迫背上比自己还要高的枪支和大人们去“反抗” 愿世界和平!

赵寅成出场时候影院里的姑娘都在尖叫,啊啊啊,人奶手厉,打起人来了一点不含糊。南北韩短时间统一了,还是统一力量大。《黑鹰迫降》的另个大使馆视角,这个枪战场景拍的可真是令人浑身颤栗。小孩子捂眼睛太真实了,不能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腐蚀。在扭腰林肯中心电影院看得纽约亚洲电影展,韩国驻美大使出席,结束时候我回头一看,哎,大师夫人这发型就跟电影里大使夫人一毛一样,可真是阿姨们钟爱的烫发发型呢!

即便对标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摩加迪沙》仍拍出了特有的冲击和震撼。生死战乱,让水火不容的南韩和北朝打破隔阂,蜕去敌意,活得像一家人;和平安宁中,曾经同生共死,讲着同一种语言的他们却又要带上面具,装作陌生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作为人类,我们又何尝不是殊途同归?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